推 p8301021: 有理有據 推一個 07/09 23:54
推 JUL: 合理 推 07/09 23:56
推 alexstag: 因為就沒有要討論的意思,然後收入跟可支配所得是 07/10 00:05
→ alexstag: 不是還是不太一樣? 07/10 00:05
推 Petersen: 可支配所得不等於所得 07/10 00:05
推 Petersen: 反推所得,年收200萬還真的落在中產 07/10 00:08
推 EvilJustice: 200是中產啊!300, 500也是中產,領薪水都是中產 07/10 00:13
推 hermitwang: 這邊感覺大部分都是來吵架,發洩情緒的 07/10 00:15
推 repast: 這些教授是什麼東西 有我房版洨房蟲懂什麼叫中產?只會紙 07/10 00:19
→ repast: 上談兵一點實務經驗都沒有 07/10 00:19
→ Colaman: 你不能前面用 所得 後面用 可支配所得 啊 07/10 00:19
推 alexstag: 可支配要扣掉稅務跟基本開銷吧…不太可能無視 07/10 00:22
→ alexstag: 可支配要200,實際可能要250-300 07/10 00:22
推 EvilJustice: 看家庭成員與住哪裡,住雙北可支配所得要到兩百,起 07/10 00:27
→ EvilJustice: 碼要三百多 07/10 00:27
→ Colaman: 在房板用 可支配所得 來講這題有個問題 07/10 00:33
→ Colaman: 什麼扣掉社會保險支出就不說了,與房板無關 07/10 00:33
→ Colaman: 扣掉稅跟扣掉利息,就跟房板有很大的關係了:擁有房的稅 07/10 00:33
→ Colaman: 賦以及房貸的利息都是要扣掉的,而台灣的房屋自有率大約 07/10 00:33
→ Colaman: 80%. 你用這樣的想法來看台北市會更有趣,在算可支配所 07/10 00:33
→ Colaman: 得的時候,台北市有房的人的減項相較於其它,會是更多還 07/10 00:33
→ Colaman: 是更少呢? 07/10 00:33
→ Colaman: 所以在這題裡,就算前後都一樣用可支配所得也會有因為稅 07/10 00:34
→ Colaman: 是否從房屋來、利息支出是否由房貸來的問題 07/10 00:34
推 EvilJustice: 啊?所以房貸只算利息喔?QQ我以為整個月付金都算? 07/10 00:35
推 jamo: 假設雙薪家庭一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96萬等於一個人43萬。感覺 07/10 00:36
→ jamo: 跟台灣的薪資中位數是挺接近的 07/10 00:36
→ jamo: 只是用75%這個參數,再加上未統計地下收入,會讓這個數值相 07/10 00:37
→ jamo: 當程度的低~因為薪資所得可以說是最地板收入了 07/10 00:37
推 EvilJustice: 房貸月繳五萬算在那部分? 07/10 00:37
推 rabinson: 他的家庭是用幾個人的家庭? 07/10 00:40
→ andypb: 地下收入30-40萬人也只占受薪階級5%左右 07/10 00:42
→ Colaman: 「薪資」所得因為定義,計算時問題會更大 07/10 00:42
→ Colaman: 所以我覺得就講 所得 數據會比較接近真實狀況 07/10 00:42
推 shuichia: 台北市是首都,怎麼可能讓每個中產都要能買的起,就算年 07/10 00:42
→ shuichia: 薪200,沒有家底、雙薪或是延遲消費拼出頭期的,就只能 07/10 00:42
→ shuichia: 被洗出去 07/10 00:42
推 shuichia: 而且家庭年收200在台北市真的是很普 07/10 00:44
推 loloool: 台北中產vs全台灣中產? 單身中產vs雙薪已婚中產? 07/10 00:47
→ Colaman: 台北市政府公告的社宅承租標準就家庭年收 180 萬 且 每 07/10 00:50
→ Colaman: 人不超過 7 萬多了,應該不用再糾結 200 萬這個比 180 07/10 00:50
→ Colaman: 多 10% 左右的數字是否在台北市買房了吧 07/10 00:50
推 bustinjieber: 一個中產各自定義,定義多寬都沒差, 07/10 00:52
→ bustinjieber: 你高興,要定義成人人都是中產都無所謂 07/10 00:52
→ Colaman: 用社宅標準看是否能在當地買房,就可以直接不糾結所得或 07/10 00:53
→ Colaman: 是可支配所得是否在中產定義內 07/10 00:53
→ bustinjieber: 70萬是中產 100萬是中產 100萬是中產 07/10 00:53
→ bustinjieber: 只要有心,人人都可以是中產 07/10 00:53
→ bustinjieber: 甚至要認為自己是高收入分子也沒差, 07/10 00:55
→ bustinjieber: 就跟保險一樣,名頭高一點好像比較潮, 07/10 00:55
→ bustinjieber: 睡醒了明天記得繼續面對現實。 07/10 00:55
推 shuichia: 台北一狗票年薪破百的工作,隨便找一個破百的對象成家, 07/10 00:55
→ shuichia: 兩百真的路邊隨便問隨便有,怎麼會有錯覺覺得200就要能 07/10 00:55
→ shuichia: 買得起北市 07/10 00:55
→ Colaman: 前面講用 可支配所得 來看會有的問題 07/10 01:23
→ Colaman: 實例就是如果有兩個人所得一樣,住在一樣條件的房子,且 07/10 01:23
→ Colaman: 兩間房子的房貸、利息以及稅金也完全相同,但一位自住、 07/10 01:23
→ Colaman: 一位租房,且後者的房東把每月的 房貸+利息+稅 不多不少 07/10 01:23
→ Colaman: 剛剛好轉嫁到房客身上當房租 07/10 01:23
→ Colaman: 這樣會變成看起來兩者在住房的支出一樣,但前者的利息以 07/10 01:23
→ Colaman: 及稅金會在計算可支配所得時扣除,後者就不會 07/10 01:23
→ Colaman: 這就是為什麼在房板用可支配所得講這題問題會很大了 07/10 01:23
→ Colaman: (不應該講實例,是舉例) 07/10 01:24
推 babyMclaren: 所以200中產買不起20年房貸就表示怪怪的。 07/10 01:32
→ babyMclaren: 因為這樣就不叫中產了,可以改叫無產了 07/10 01:32
→ babyMclaren: 開個玩笑啦,不覺得中文哪裡怪怪的嗎 07/10 01:32
→ babyMclaren: 但要說100年房貸,也可以算買得起啊。沒啥討論價值 07/10 01:33
→ Colaman: 因為可支配所得數字高的人可能實際上比較窮,而可支配所 07/10 01:37
→ Colaman: 得也反而會被有房拉低。台灣房屋自有率 80%, 所以可以假 07/10 01:37
→ Colaman: 設因為有房而可支配所得被拉低的家庭比沒有的多,是故你 07/10 01:37
→ Colaman: 不能單用這個平均數或是中位數來衡量大眾的買房能力 07/10 01:37
推 ddey: 可支配所得 請參考 家庭收支調查 07/10 03:29
噓 bms: 中產只是讓你聽起來比較爽的用詞而已 07/10 06:36
推 pacino: 傻多就是無腦多,中位數都不懂 07/10 06:52
→ pacino: 因為房價離譜才有社宅資格近中位數 07/10 06:54
→ pacino: 怎麼倒著看? 07/10 06:54
→ pacino: 房價要跌倒合理的薪資所得比才對 07/10 06:56
→ pacino: 什麼是合理?全世界的房價薪資所得比攤出來看就知道了 07/10 06:57
推 mcgrady12336: 一直吵這沒意義啦,08年QE後資產爆衝速度就是高過薪 07/10 07:07
→ mcgrady12336: 資,只爽到資產族跟欠錢族 07/10 07:07
噓 bms: 你懂中位數 阿不就好厲害 那怎麼買不起房XD 07/10 07:13
推 u4fu3: 你都查資料了為什麼不查清楚….主計處資料可支配所得約佔 07/10 07:13
→ u4fu3: 收入60-75%,因為中產的高標可抓320萬 07/10 07:13
→ u4fu3: 不過回到原本的題目,中產就是「中」產,為什麼能買北市房X 07/10 07:14
→ u4fu3: D北市房是全台灣最貴欸 07/10 07:14
推 piliwu: 你不能拿全台中位數來衡量台北市買房,這是最基本的 07/10 07:19
推 f41101: 好啦 是中產 樓下都算給你看了 07/10 07:25
→ f41101: 租房買股屌打買房 中產就先買股投資就買的起了吧 07/10 07:25
→ f41101: 那買不起的是? 到底誰說錯啊 07/10 07: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