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聊自己回自己文 前面有人提到電動車上賽道軟腳問題 實際上不只是中國電動車 全世界電動車上賽道都會軟腳 如果對性能有執著的人 買x power是強烈建議 沒改剎車避震不要做長時間高強度操作 我認為媒體說剎車夠用 僅針對山路短時間的非激烈操駕 至於為什麼剎車必改,原因很簡單 1. 加速太快,所以末速很高 2. 車重很重 3. 追求低風阻所以剎車風流不夠 以MG 4跟接近價格級距的車對比 MG 4 0~400m 約12秒,末速112 mph ~= 180km/h Civic e:hev 0~400m 約是15.3秒,末速 ~= 145km/h 粗暴計算兩者的動能差距 都含一位駕駛員的情況下 MG4算1.9噸 Civic算1.6噸 MG 4的動能是 1.9/1.6 * (180/145)^2 = 1.54倍 多出了50%的動能 如果是跟直線加速竟能接近的車款比較 比方1/4mile 同樣都是12秒的Supra A90 3.0 網路上查到Supra A90 末速大概110.6 車重跟civic接近 所以MG 4的動能還是高了1.9/1.65 * (112/110.6)^2 = 18% 所以基本上要改的話 剎車要比Supra廠配的制動力還好才比較ok 而且要像Model 3一樣去改剎車散熱導風套件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-site.org.tw), 來自: 122.147.136.254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ptt-site.org.tw/car/M.1720600219.A.6BE
YJM1106: 大部分原廠車囂呸 最先感受到的是煞車軟掉 07/10 16:36
computerqqq: 有一台地表最速重機H2R,能拉到400KM的時速,那為什 07/10 17:02
computerqqq: 麼MOTOGP沒看過它? 因爲賽道不是只比加速而已。 07/10 17:02
DRnebula: 1.9頓急煞 原廠煞車沒多久就爛了吧 07/10 17:03
maniaque: 各家堆馬力的,基本上煞車都是倒 07/10 17:04
mark1888: 記者收了包養網多少啦 07/10 17:04
maniaque: 其實觀察就知道了,傳統車廠少幹這種堆馬力的車子 07/10 17:04
maniaque: 推出的電動車多的是一百多馬的 07/10 17:04
maniaque: 而若有推出雙電機的,煞車什麼的都同時提升性能 07/10 17:05
maniaque: 價錢就自然而然貴 07/10 17:05
maniaque: 堆馬力畢竟是特斯拉老祖師爺,老馬自己知道,性能先堆上 07/10 17:06
Quaranta: 包養真亂 07/10 17:06
maniaque: 客人才會買單,要是為了價格出個軟趴趴,更打壞行情 07/10 17:06
Benefits: 激烈操駕的話是一定要改的 07/10 17:09
Charles0421: 現在支那那邊車廠為了輔助駕駛在把煞車變成解偶式 07/10 17:09
Charles0421: 就算沒有煞車了你都感覺不到腳感的差異 07/10 17:09
Charles0421: 直接下山 07/10 17:09
schlemm: 演藝圈一堆包養好嗎 07/10 17:09
Charles0421: 另外車重不是問題 像是rs6跟su7一樣重 差不多的馬力 07/10 17:13
Charles0421: 一台一直衝出賽道的原因是什麼? 價格戰嘛 07/10 17:13
Charles0421: 煞車片高溫性能不考慮 熱衰溫度低 過熱直接崩解 07/10 17:13
QuentinHu: Su7煞車真的用太爛了,完全跟他的馬力不配 07/10 17:15
alittleghost: 目前電車好像只有ioniq5 n原件不改可以撐多圈 07/10 17:17
Wirol: 政治圈一堆包養好嗎 07/10 17:17
Benefits: MG4應該會是一台好玩的車,自從本田變成客貨車工廠後,國 07/10 17:20
maniaque: 新能源車廠比較愛搞這樣的不平衡規格 07/10 17:20
Benefits: 產車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好玩的車了,全是CVT 07/10 17:20
maniaque: 或許 Cyberster會好一些吧....MG4 這種菜車等級就別想啦 07/10 17:21
Benefits: 國產CIVIC已死,大家可以考慮改買MG4. 07/10 17:22
marecht: 有錢人一堆包養好嗎 07/10 17:22
baw88: GP沒看過是因為引擎的形式不能使用機械增壓或渦輪增壓,別 07/10 17:25
baw88: 說GP,連WSBK也不行 07/10 17:25
DYE: F1開放渦輪都用了,憑什麼GP如果沒限制會不用渦輪 07/10 17:31
DYE: 而電動車不是說他馬力沒用,問題是不耐用 07/10 17:31
DYE: 另外,不知道為什麼會有 解偶式煞車 莫名的名詞,我推測說的 07/10 17:41
riokio: 學生妹被包養多嗎 07/10 17:41
DYE: 是線控煞車。 07/10 17:41
DYE: 線控煞車最早還是Alfa 07/10 17:41
DYE: 像最早應用Bosch ipb還是凱迪拉克 07/10 17:43
DYE: 至於電動車為什麼會加速線控煞車的進程,最主要是因為沒有引 07/10 17:44
DYE: 擎負壓的助力方式。 07/10 17:44
wiimas: 亞洲最大包養網上線啦 07/10 17:44
DYE: 早期一些純電車還獨立用一個真空泵來產生負壓給助力器用 07/10 17:45
DYE: 博世的ibooster到ipb加速線控的進程 07/10 17:46
Benefits: 賽車規格,都是大會說了算. 場地賽跟公路賽的規定也差很 07/10 17:47
Benefits: 多. 當中不純粹是發動機好壞問題,更多利益考量 07/10 17:47
DYE: 車部件公司設計煞車這種關鍵部件都需要冗余,線控煞車泵跟ES 07/10 17:51
Branlli: 我哥上包養網被我抓包.. 07/10 17:51
DYE: P泵可以互為冗余,要同時故障才會造成失去煞車能力的問題。 07/10 17:51
zzahoward: 解耦式是新名詞嗎? 07/10 18:03
nicklyyyy: 扯什麼支那,g世代m3、m4煞車一樣是這種設計 07/10 18:19
Benefits: https://i.imgur.com/7WCBZr2.jpeg 07/10 18:49
Benefits: 解耦是一種設計理念。Bosch有以此開發產品 07/10 18:50
Cinedt: 有人包養過洋鬼子嗎 07/10 18:50
Benefits: https://i.imgur.com/eMdSuPe.jpeg 07/10 18:56
DSAndres: 全世界電動車?你不知道有Taycan GT和Ioniq 5N的存在嗎 07/10 21:54
DSAndres: ? 07/10 21:54
whitecoat51: 樓上說得對,這兩台調教後吊打同級油車沒問題 07/11 00:59
c856181002: 會不會有人沒看全文誤會直接改車然後破保 07/11 12:04
Drither: 有錢人為啥都想包養 07/11 12:04
c856181002: 其實MG4 Xpower原廠煞車就很夠用了 07/11 12:04
c856181002: 國外媒體有實測100-0煞停2.75秒(38.75m) 07/11 12:04
c856181002: 對照GOLF GTI perfomance 2.8秒(39.8m) 07/11 12:05
c856181002: 除非真的認真要下賽道拚輸贏的再考慮改 07/11 12:05
c856181002: 那種激烈操駕的人都是少數中的少數吧 07/11 12:05
Notker: 有人被洋鬼子包養過嗎 07/11 12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