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Podcast上說的,最主要是做軟體很難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eel/1871553800030955?locale=zh_TW 1.福特做電動車很困難 2.因為我們的供應商太多了,更糟糕的是他們彼此不溝通 3.很多問題都很難搞定,有的要經過供應商同意才能修改(因為有智慧財產權問題),有的是 因為程式碼我們看不懂(WTF!) 4.所以下一代的電動車模組,我們福特決定完全自己搞 聽起來根本就是福特之前為何被其他車廠打得悽慘的歷史重演了 供應商太多了->部份東西我們自己搞->品質沒更好甚至還會自爆->消費者不爽買抵制.... .....無限循環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-site.org.tw), 來自: 118.169.22.110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ptt-site.org.tw/car/M.1721096645.A.7CD
ShaNe1993: 這不是新聞了 福特 豐田老闆都講過一模一樣的內容 07/16 10:25
huangkai: 不是新聞吧,之前就有說,福特好像有幾百個系統,動彈不 07/16 10:26
huangkai: 得。不像特斯拉從頭就是一套全部整合在一起。 07/16 10:26
MeeToo: 他這樣講不就表示ISO沒用 07/16 10:28
pf775: 日本美國都是工業強國 07/16 10:30
yovroc: 樓上是不是被包養 07/16 10:30
pf775: 要做什麼都可以 07/16 10:31
occw0721: 傳統車廠都一樣啊,以前每個系統都是分開的,都是拼裝 07/16 10:32
ShaNe1993: 做得到是一回事 花多少錢做到是另一回事 07/16 10:32
chrischiu: 用買的就好 07/16 10:32
ShaNe1993: 新的生產方式等於以前的工廠 員工都要重來 07/16 10:33
helgalie: 未看先猜這包養 07/16 10:33
occw0721: 現在你要玩自動駕駛,要引擎轉向鏡頭電腦互相配合 07/16 10:33
japan428: 這些老車廠的發展過程就是這樣啊,福特比較不熟,豐田 07/16 10:34
japan428: 可看日劇Leaders,裡面有提到供應商 07/16 10:34
occw0721: 都不同公司,都是商業機密不給你改,你怎麼玩 07/16 10:34
atlaswhz: 很合理啊!工業專精化之後,車廠就是組裝廠而已,供應商提 07/16 10:35
OREOMZA: 一定又是這包養 07/16 10:35
atlaswhz: 供solution讓車廠整合,軟體包都是黑盒子,只能調些參數, 07/16 10:35
atlaswhz: 不知道細節 07/16 10:35
zzahoward: 他說的大家都說過啊 Tesla = 軟體公司 07/16 10:36
zzahoward: 所以為什麼沒包袱的Tesla做得好 因為他們就是軟體起家 07/16 10:37
Marietta: true阿 我買特斯拉就是為了絲滑的軟硬整合體驗 不然花 07/16 10:38
punjab: 包養平台不意外 07/16 10:38
Marietta: 三分一的錢買Toyota鋁盒一台反正會動就好 07/16 10:38
jimhall: 開子公司啊 07/16 10:38
chigo520: 開始給全面電化失敗找藉口了麼? 07/16 10:39
qazxc312: 可是這很符合鄉民邏輯,各零件最強的組一起就是好東西 07/16 10:39
qazxc312: 。組電腦買手機都是,注重整合的蘋果被酸成快倒的樣子 07/16 10:39
sashare: 覺得包養網EY嗎 07/16 10:39
damien12343: 簡單來說就是上下油車產業鍊要養 怎麼搞 07/16 10:40
zzahoward: 另外這也是為什麼汽車產業鏈那麼討厭Tesla 07/16 10:41
damien12343: Tesla沒這個包袱 07/16 10:41
eryaniso: 傳統車廠要轉型就是這麽困難 07/16 10:41
morrishh: 先把自己公司內一堆沒用的員工砍一砍才有救 07/16 10:41
sijiex: 包養網站葉配啦 07/16 10:41
zzahoward: 上游產業鏈、工會都超討厭Tesla 他這種搞法一堆人失業 07/16 10:41
Tieylea: 事實沒錯啊 不然各位以為黑絲大奶PM帶去開會幹嘛用的? 07/16 10:45
Tieylea: 豐田旗下有自家電綜愛信可以一條龍 狀況算少很多了 07/16 10:49
roseritter: 有愛信 有電裝 怎麼輸阿 07/16 10:49
roseritter: 福特被米兇搞多少次了 07/16 10:50
VLADINA: 記者收了包養網多少啦 07/16 10:50
occw0721: 歐美薪水沒漲被抗議老闆都要出來哭了,哪敢砍人XD 07/16 10:50
eryaniso: 保養廠老闆都在罵Tesla ,起手式就是電池會壞 07/16 10:53
roseritter: 福特在密西根歐 至於他們能不能開出有競爭力的軟體工 07/16 10:53
roseritter: 程師薪水就 要內行的回答 07/16 10:53
Gwendaline: 程式碼看不懂很正常啊 07/16 10:59
odemagus: 包養真亂 07/16 10:59
atlaswhz: 福特那薪水是要怎麼找矽谷人才? 07/16 11:01
preisner: 那是你自己的問題,關我消費者屁事 07/16 11:02
ilovedirk41: 不考慮 MIH? 07/16 11:03
cityport: 福特至少知道問題在哪裡..歐洲那一堆殭屍還在搞拼裝 07/16 11:11
supeedada123: 所以說電動車只有特斯拉跟其他 07/16 11:17
yes500: 演藝圈一堆包養好嗎 07/16 11:17
exojin: 嗯,搞好變速箱也很難。 07/16 11:19
exojin: 等等,電車好像沒變速箱喔 07/16 11:20
zzahoward: 沒阿 歐洲一堆純電平台了 BMW的共用平台還是賣很好 07/16 11:20
zzahoward: 真正殭屍是小施錢幾天開的那台UX300e吧 XDDD 07/16 11:20
SALEENS7LM: 電動車最佳做法就是不要搞,搞了浪費資源資金與研發 07/16 11:20
alexantiy: 政治圈一堆包養好嗎 07/16 11:20
SALEENS7LM: 人力跟泡沫,福特與其繼續搞電動車還不如加強妥善 07/16 11:20
roseritter: 妥善拉不起來 這個上世紀就這樣惹 07/16 11:21
aggressorX: 一堆人說做電車很容易 福特CEO誇大了 07/16 11:21
roseritter: 美國牌車子的天賦樹 沒有妥善能點 07/16 11:21
MangoLi: 電影賽道狂人給我的印象 福特高層不是能呼風喚雨嗎 07/16 11:26
sowrey: 有錢人一堆包養好嗎 07/16 11:26
supereva: 電車做到會動不難 但現在已經把戰場帶到軟體這邊 說 07/16 11:27
supereva: 真的軟體跟電車不是那麼相關 油車也可以做 但電車這 07/16 11:27
supereva: 邊整個行銷和賣點被帶到軟體 07/16 11:27
MangoLi: 供應商不乖就換 反正福特家大業大 07/16 11:27
Benefits: https://reurl.cc/p3OokZ 可以看看這個影片,美國人很清 07/16 11:29
cw758: 學生妹被包養多嗎 07/16 11:29
Benefits: 楚他們妥善率差的原因,是台灣人很多不知道而已以 07/16 11:29
supereva: 換也沒用 傳統架構就是各個模組獨立運作 到處都有ec 07/16 11:29
hank9527: 原來黑電七還在阿 07/16 11:29
supereva: u 只給你中央系統控制必要的功能 07/16 11:29
SALEENS7LM: 美國車在60年代最高峰時可不差,但80年代太慘烈了 07/16 11:30
ludi: 亞洲最大包養網上線啦 07/16 11:30
Benefits: 而那個文化,也造成他們在開發電車上的困難 07/16 11:30
supereva: 所以沒辦法透過ota實現很多功能 07/16 11:30
airmike: 供應商不乖就換 但是強的tier1/tier2也就那幾家 07/16 11:30
airmike: 不過供應商搞這麼長串 也是美式經營追求利潤率造成的結構 07/16 11:31
airmike: 所以管理學顯學 每隔幾年就撞山一次 07/16 11:32
peernut: 我哥上包養網被我抓包.. 07/16 11:32
terry955048: 車企就是不會作軟體特斯拉才崛起阿 07/16 11:32
cor1os: 整合不起來是你無能 -.- 07/16 11:37
zzahoward: 豐田上下游都自己搞也是他們很難搞好電車的原因 07/16 11:38
psychic: 牽拖居多吧,福特自駕車多久了,電車就自己問題 07/16 11:39
zzahoward: 垂直整合碰到產品需要大轉型的時候 就會痛個半死 07/16 11:39
xikimi: 有人包養過洋鬼子嗎 07/16 11:39
realbout: 行動四輪大iphone不是說假的.... 07/16 11:40
wu0119: 找鴻華就好啦,看看我納。 07/16 11:41
zzahoward: 你說就算只有10%銷量變成電車 變速箱就很尷尬了 07/16 11:48
h311013: 對啊 要不要找海公公啊 07/16 11:50
tpshin: 這樣講是要消費者同情趕快買一台嗎? 07/16 12:00
Avero: 有錢人為啥都想包養 07/16 12:00
EPIRB406: 說組電腦的比喻會不會太爛,組電腦用的還是微軟系統,驅 07/16 12:04
EPIRB406: 動也是有標準,車子目前又沒有一個統一系統才一團亂。中 07/16 12:04
EPIRB406: 國車有做手機經驗在電車早就超車傳統車廠 07/16 12:04
cityport: 美國三大本來也都是垂直整合..直到MBA進來把零組件製造 07/16 12:06
cityport: 部門一個個分割出去 07/16 12:06
ejoz: 有人被洋鬼子包養過嗎 07/16 12:06
cityport: Aptiv本來叫Delphi..原本是GM的零組件部門被分割出去的 07/16 12:08
lyjerry: 納:有很難嗎 07/16 12:10
chenchunjui: Tesla開放系統授權應該很有料? 07/16 12:12
bla: 不是,福特你連油車的都被打爆耶 07/16 12:14
EPIRB406: 福特跟豐田藉口而已吧!中國豐田的車機都直接拿高通車用 07/16 12:19
FishRoom: 到底要多有錢才會想包養 07/16 12:19
EPIRB406: 晶片就能語音控制全車了 07/16 12:19
maniaque: 整篇都是理由啊....照這論點....那西台灣搞的風風火火 07/16 12:39
maniaque: 的NEV ,整船整船的輸出,是怎回事???? 07/16 12:39
b0d: 藉口太多,難怪失敗。 07/16 12:49
good5755: 意思MCU和車機整合不佳吧 傳統車廠是一台大電腦控制小 07/16 12:51
KsiR: 閨蜜上包養網還推薦我... 07/16 12:51
good5755: 平板再控制汽車零部件 新興電動車是直接大電腦控制零部 07/16 12:51
good5755: 件 少了中間供應商整合換代成本都可以更快更低 07/16 12:51
ASKA: 講的好像特斯拉就沒供應商... 07/16 12:52
ASKA: 傳統汽車是各單位 MCU 自行負責,把偵測資料丟 can bus 上 07/16 12:54
ASKA: ,需要的 MCU 自行取用。 07/16 12:54
peoples: 包養? 07/16 12:54
ASKA: 車機拔了車還是能動 (尤其日系) 07/16 12:55
calase: 西台灣那種虧損到死也要極限生產的玩法一般國家無法啦 07/16 12:56
calase: 最近西台灣油罐車事件就是產業殺價到某個程度會發生的問 07/16 12:59
calase: 題,持續壓低各種安全控制機制的成本,就賭不會被抓到 07/16 12:59
good5755: 比亞迪就被抓包在很多地方偷料 (鈑金、油箱) 07/16 13:00
wilmer: 現在包養網都這麼直接嗎 07/16 13:00
MDJJ: 事實,軟體實際上哪有什麼ISO。 07/16 13:49
MDJJ: API都是高度客製的,即使什麼redfish、xml,也只是空殼 07/16 13:50
mercedeces: 對岸我認為是有開發共享,從以前手機改安卓就是這樣,每 07/16 14:04
mercedeces: 家的改法架構都類似,掃地機器人也是,之後卷到剩幾家再 07/16 14:04
mercedeces: 出口戰,價格壓低品質又經過大量內測,很難輸 07/16 14:04
badlip: 歐美包養真的很平常嗎? 07/16 14:04
horb: 供應商比廠牌方強勢。很少見 07/16 14:06
zxc990539: 簡單 重新創一個品牌啊幹 07/16 15:12
CCH2022: 找鴻海MIH最快,上下整合,零件也有。光成本就贏過一堆 07/16 16:05
CCH2022: 傳統車廠,真的不必要在那邊撐。 07/16 16:05
iterator: 完全自己搞也是死.. lol 07/16 16:52
piggyoil: 男友上包養網 該放生嗎 07/16 16:52
atana: 油車都做不好了 你遇到的困難不只軟體對吧 07/16 21:49
leo255112: 沒有整合難怪課程多又修不好 07/16 22:26
AMSTERDAM14: 這部我看過 被義佬羞辱後自己做賽車 07/17 00:05
iosian: 其實供應商的軟體更爛,尤其是在歐洲的 07/17 08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