→ keter007: 活該 08/02 05:36
→ QuentinHu: 你是在說多買納智捷活該嗎 XD 08/02 05:39
→ mintsern: 感覺T牌在後面很用力 但我沒證據 08/02 06:10
推 cvsd04957: 2207一臉要噴的樣子 三大法人已經好幾天偷買了 08/02 06:18
推 amethystboy: 很明顯就有車商在吹政治正確 08/02 06:21
推 louis61113: 不管是拉高自製率,還是降低整車關稅,T牌都不會有太 08/02 06:29
→ louis61113: 大影響,和泰都有方式繼續賺大錢 08/02 06:29
→ skthree: 裕隆、福特都曾有年產10萬台以上的能力,要達成自製率35% 08/02 06:50
→ skthree: 最大的阻力是他們的產品競爭力不足導致規模不足 08/02 06:50
→ skthree: 更不用提目前是針對所謂"中國車型"這件事 08/02 06:51
→ skthree: 更何況,國產車享受關稅較低的優勢還動輒8X%的零件採進口 08/02 06:54
→ skthree: 做不到的廠商真的倒不如進口算了,至少消費者還不需要擔 08/02 06:55
→ skthree: 心偷料、安全性不足等事情 08/02 06:56
推 Hotsheep: 保護這麼久了 自製率還沒辦法拉起來就代表失去保護的初 08/02 07:08
→ Hotsheep: 衷啦 現行政策就是掩護無良商人賺錢而已 08/02 07:08
推 XXXXBANG: 六和也支持這次的法案欸 別悲憤了 08/02 07:27
推 AustinRivers: 慘 08/02 07:30
推 good5755: 六合連CKD都拼不贏 提供自製率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08/02 07:34
→ Sciarra: 看看那個保護政策 還不如開放取消國產改全進口 08/02 07:36
推 WORLDKING56: 中肯 08/02 07:44
推 MilkTeaMan: 因為唯一比較像國產的就T 結案 08/02 07:48
→ arclenyun: 法令救的反而不是和泰是六合 08/02 07:55
→ sdiaa: HONDA引擎是在台灣組裝的 可以灌很大進去 08/02 08:06
→ sdiaa: 現在整車跟零件關稅差距很小 搞這條可能會傷害其他國產車 08/02 08:10
推 TigraBoy: 早說這個迷你市場硬要搞國產根本腦殘,最後的輸家就消 08/02 08:21
→ TigraBoy: 費者 08/02 08:21
推 lovewaiting: 政府早就被和泰綁架了 此政策的推行速度之快 08/02 08:24
推 toshiba53000: 不改幹嘛收進口關稅 08/02 08:29
推 ksword: 最終結果就是強者恆強 08/02 08:31
→ glenn608: 政府就還想保裕隆吧 08/02 08:33
→ QuentinHu: 所以說你各位多買納智捷 08/02 08:34
推 bluetory99: 嘻嘻急了 08/02 08:41
→ wang960615: 國瑞有80%的股權在豐田手上 08/02 08:41
→ wang960615: 他的外銷就是豐田的市場規劃分工 08/02 08:41
→ wang960615: 和泰的股份只是供貨保證而已 08/02 08:42
→ wang960615: 至於六和,他自營的零件供應鏈比汽車產線大數倍 08/02 08:44
→ wang960615: 自製率對他來說也不是問題 08/02 08:44
推 ohlong: 阿不簡單 棒子有了 再端糖果出來啊 08/02 08:55
→ ohlong: 國產減稅還是優惠一樣可以達到目的 08/02 08:55
推 send99555: 想知道某些大陸商用車這次能躲過? 08/02 09:04
推 chandler0227: 合同興代理DFSK喔? 他們在台塑大肚廠區有借產線組裝 08/02 09:06
→ DYE: 要提高國產車自製率比例,配套要增加整車關稅,或是提高進口 08/02 09:08
→ DYE: 零件關稅。 08/02 09:08
推 chandler0227: 還是你指的是SITRAK 要看一下自製率要求的車種範圍 08/02 09:09
推 SEEDA: 會出來哀哀叫的不就是中國代工廠嗎 08/02 09:13
推 keineAhnung: 剩91了 還不快歐印 08/02 09:30
推 Killercat: 冷知識:國瑞也是2207的大客戶之一 08/02 09:34
→ Killercat: 說錯 XD 國瑞也是六和零件供應鏈的大客戶之一 08/02 09:34
→ Killercat: 基本上他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我也不認同裕隆這種玩法 08/02 09:35
→ Killercat: 裕隆這樣玩就是標準的quick buck 對國家產業毫無幫助 08/02 09:36
推 Tosca: 你沒看清楚啦 35%門檻只針對"陸資" 08/02 09:36
→ Tosca: 所以完全是衝著MG來的 honda哪有事啦 08/02 09:36
→ Tosca: 當然你說如果陸製便宜honda零件來台組裝 這樣呢? 08/02 09:37
→ Tosca: 所以才訂35%門檻 這些都是針對陸製零件 08/02 09:38
推 ttt1387: 好像有點道理 08/02 09:38
→ Tosca: honda又不是陸資 完全沒在經濟部這個新規範裡面 沒事XDDDD 08/02 09:38
推 k268185: 台灣市場就不足以達到規模經濟撐起自製汽車 但官員立法 08/02 09:40
→ k268185: 修法時根本沒用腦 08/02 09:40
→ EDDYDI: 中肯 08/02 09:45
噓 skthree: 扯別人沒讀書就太過了 08/02 09:46
推 attdave: 以後大家就不要嫌車貴了,便宜的都被打死了 08/02 09:46
→ attdave: 這個政策對一般民眾購車完全沒好處 08/02 09:47
推 ohlong: 不管哪種方案 要支持國產車或自製零組件 糖果一定是要直 08/02 09:48
→ ohlong: 接回饋到消費者身上 像米國的rebate幾乎是直接決定消費者 08/02 09:48
→ ohlong: 買哪台車的關鍵因素 08/02 09:49
→ hank12332: 本田有在規範裡面,看清楚規範好嘛 =w= 08/02 09:53
→ skthree: 保護一個只想進行組裝的公司在長遠來看也沒有太大意義 08/02 09:54
→ skthree: 別忘了廠商藉由名義上的國產車獲得的與其他廠商不公平競 08/02 09:55
→ skthree: 爭的優勢,難不成這就是你所謂的公平嗎? 08/02 09:55
→ skthree: 台灣一年汽車銷售量約40萬台,不算大卻也不算小 08/02 09:56
→ skthree: 要說40萬不足以支撐自主品牌的創立也許合理,但要說不足 08/02 09:57
→ skthree: 以提高國產零件比例就說不過去了 08/02 09:57
→ hank12332: 結果是我沒看清楚規範 ~ sorry 08/02 10:02
推 Tosca: 商用車delica這種高度國產化就夠了啦 國家就不會垮了 08/02 10:04
→ Tosca: 家用車根本不該硬逼要國產化 因為生活水準提高後 要求越高 08/02 10:04
→ Tosca: 國產車品質怎麼可能追得上進口車 所以家用當然會變進口天下 08/02 10:04
→ Tosca: 但你們可能都沒注意到 Delica其實每個月都是銷售前十名XD 08/02 10:05
→ Tosca: 對阿 因為delica開到壞就再買一台delica 永遠有需求阿 08/02 10:05
→ Tosca: 那你台灣人永遠有自產自銷的delica可以買可以開 不就夠了 08/02 10:06
推 SEEDA: 急了 開始亂扣帽子了 08/02 10:06
→ Tosca: 何必要搞到家用車甚至豪華車都要國產化 當然做不下去 08/02 10:06
→ a901922001: 不買裕隆也不買和泰 08/02 10:30
推 banbanzon: 按銷量制定自製率更合理一些 不想高自製率增加成本那 08/02 10:34
→ banbanzon: 就少賣一點 或者引進更多樣的車型 少量多樣賣 08/02 10: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