滅火毯不是萬能好嗎 能量守恆有聽過嗎 = = 你把他蓋住熱量散不掉 直接燒穿樓板都有可能 溫度更高的話 一堆氣體被還原 跑到周圍再爆炸也可能 要說比喻的話 就好像核電廠爐心溶毀 你拿滅火毯去蓋 有用嗎 電池94自帶 氧化劑和被氧化劑 電充越飽能量越多 不像油車 只帶被氧化劑 燒起來可以用滅火毯 滅火器來隔絕氧氣 這個無解喇 研發安全的汽車電池 才是正解 其實現在電動車電池 也很多種 像鋰鐵電安全性高很多 可以把安全 能進地下室的 在車牌特別標示出來 這樣如何 = = ※ 引述《touyuan (今天左手陪我)》之銘言: : 其實不難 : 地下室電動車車位上方滅火毯,配合火災探測器 : 感應到溫度或火焰,就自動掉下來 : 滅火毯上方,改成細水霧滅火系統 : 其實成本不高 : 沒這個法規而已 : ※ 引述 《lienchi (...)》 之銘言: : :   : : 雖然統計上油車比電車容易失火,但油車失火很容易撲滅,就算在地下室失火,燒著燒著 : : 缺氧也不太可能讓全社區車子團滅。但電車失火難撲滅,加上不太需要氧氣助燃,即使在 : : 空氣不流通的地下室也能越燒越旺,待溫度達到一個臨界點,就所有車子一起燒光。看來 : : 電車失火不容易滅火還真是的大問題,尤其是在地下室更容易造成慘重災情,不止車輛團 : : 滅的損失,那個社區的房價應該也受到很大的影響。這問題有解嗎,韓國事件應該讓很多 : : 社區管委會不太可能通過充電樁法案了吧? : :  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-site.org.tw), 來自: 180.217.4.75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ptt-site.org.tw/car/M.1724404700.A.553
DYE: 能量再散不掉,也比全燒起來能量小。 08/23 17:24
DYE: 退一萬步,就算真的燒穿地板,也比整個地下室燒光好。 08/23 17:25
qazwsx6107: 誰要下去地下室蓋防火毯,燃燒超快 08/23 17:28
Sunal: 應該很難了,期待新型電池吧 08/23 17:29
mutantsoul: https://reurl.cc/1b0rEG 08/23 17:30
lutano: 包養平台不意外 08/23 17:30
mutantsoul: 鋰鐵也很多商品化了,資料也該更新了 08/23 17:31
kagayama: 剛剛突然想到如果車位框線預埋升降式擋水壁,偵測到火 08/23 17:33
kagayama: 燒車就升起加灌特定水量這樣如何? 08/23 17:33
kagayama: 聯想自 https://tinyurl.com/4txcbatt 08/23 17:41
alaokj: 隔離電車停車區及充電樁、限定停車區域,直接隔板升起來 08/23 17:45
muiwo: 覺得包養網EY嗎 08/23 17:45
alaokj: 打水進去、浸水 08/23 17:46
alaokj: 噗、剛好跟樓上說的大同小異 08/23 17:46
xixixxiixxii: 這樣搞,一個車位可能要賣500萬 08/23 17:48
YJM1106: 呃 明火的破壞力遠高於接近自燃溫度的氣體呀 08/23 17:53
computerqqq: 根本是宇智波ㄧ族的天照。 08/23 18:24
sunuzo: 包養網站葉配啦 08/23 18:24
issac: 要怎麼埋升降壁?你樓地板多厚?直接砌牆比較簡單 08/23 18:26
tomsawyer: 全部都改磷酸鋰鐵就好 三元鋰太恐怖了 08/23 19:07
mema: 痾,燃燒理論不是這樣的 08/23 19:22
kagayama: 升降壁多片式可能有機會呀,只要耐得住水壓,滲漏不要 08/23 20:37
kagayama: 入不敷出就好 08/23 20:37
UNIQC: 記者收了包養網多少啦 08/23 20:37
ingmu: https://i.imgur.com/NbnGbxk.jpeg 08/23 22:07
somobo2002: 樓上你要確定餒這個解法每次都行的通? 08/23 22:59
CMCC: 電車鋰電池燃燒產生的氟化氫無解 08/24 02:25
CMCC: 還以為是地下室,原來是一樓車位 08/24 02:32
CavalryTseng: https://i.imgur.com/1JuDaZy.jpeg 08/24 07:57
dewaro: 包養真亂 08/24 07:57
CavalryTseng: ingmu 說有解的要不要看一下影片說明 08/24 07:57
molsmopuim: 推專業 希望未來有電池評等安全等級 類似撞測評級 08/24 23:13
CavalryTseng: 覺得安全的,可以開放自家停車位給澱粉溫暖嗎? 08/25 08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