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板movie
作者KevinMoleaf (陸坡)
標題[好雷]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老人碎碎唸~
時間2025-07-07 19:21:53
大正時代的韌性,做個讓人可以記住的老人
走向老齡之後會是什麼風景?不同於過去拼命工作與活著,沒時間仔細聽下審視自己,現
代社會人在忙碌之餘,不免會想到自己老了時候會是如何?是孤家寡人還是子孫滿堂,對
於自己的工作是否滿意,又或是仍然愛著現在的興趣。
甚至科技將會進步到甚麼階段,自己是否也會像如今爸爸媽媽;爺爺奶奶般對現在的事物
一竅不通。成為老年人後似乎有如自己也成了上世代的產物,邁向人生終點,看似沒有甚
麼值得高興,但既然如此也代表已經沒有甚麼可以失去的。
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是改編日本作家-佐藤愛子,同名散文喜劇,敘述已經高齡
九十,獲得日本文壇多個文學獎的作家佐藤愛子,封筆幾年,與女兒孫女住一起,百般無
聊。此時,有點跟不上時代,中年編輯吉川找上門,想請佐藤愛子重新連載,佐藤一口否
決,吉川不死心,兩人開始了一連串的纏鬥,最終完成了這本暢銷書。
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是什麼電影?
你有想過自己老了以後的樣子嗎?或是你很排斥提到老這件事。在許多綜藝節目中,很多
影視女星很排斥自己被叫姊姊或阿姨,甚至認為臉上有了皺紋,或跟不上年輕人的話題,
是一件可怕的事情。這其中除了社會對於女性價值長期的錯誤觀感,認為老了等於沒有價
值,但實際上,走過的歲月就是如此,總不能還裝做自己青春洋溢,人本來就會隨年華老
去,這是外表與身體狀況不爭的事實,但有人年老後依舊爬山運動、有人也還持續閱讀吸
收知識,故老人的心裡是否也要隨時間老去?這是每個人的選擇。
有越來越多數據顯示,目前已開發世界的人口結構朝向高齡社會邁進。以亞洲最具代表性
的日本為例子,根據日本內閣府統計2024年的統計調查,日本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來到總
人口的30%。有著人口最快老化、與社會負擔結構的問題,無子女、孤獨死的狀況頻頻發
生。
雖然醫療水平提高,但面對社會與科技快速進步的時代,有許多老人變得無所適從,感覺
自己過去的想法與做法已經無用,但實際上社會老人的自我厭惡,也許是加速社會問題的
主因,而也許在身體醫療外,老人的心理也需要同步一起,才能有效減低社會成本負擔。
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原作者佐藤愛子,也有著這樣的觀點,在接近百歲時寫下了
同名的散文,敘述自己眼中當今這個世紀的日本社會改變。電影裡將這些老人的自怨自艾
、對當今日本社會滿意與不滿的地方、還有與過去日本的不同之處優點缺點、都以老人家
的碎碎念來幽默的敘述自己的觀點。
佐藤愛子表示過:承認自己不知道,不是什麼羞恥或壞事,反而因為自己活過了大半輩子
,才更可以放膽去說。作為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爭的作家,佐藤愛子深深認為:「人老了
沒什麼不好,還能活著就該慶幸。」的正向人生觀。
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的電影改編,以佐藤愛子創作這部作品的動機為主,實際上
除了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散文之外,也有融入佐藤愛子另一部散文作品《九十八
歲奮鬥不息的每一天》。故事內容則以電影原創的中年大叔編輯吉川真也,來貫穿整部作
品,也藉由這點將佐藤愛子在書籍中的文字,用小劇場來呈現,並且呈現出:走過時代的
女性與在現今社會的中年男性,這樣的特殊搭配,和彼此價值觀和固執個性的對罵鬥嘴,
讓整體故事更有意思。
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分析與延伸:
截止2025年,作家佐藤愛子已經102歲高齡。佐藤愛子的家庭有點特殊,整個家族都是藝
文人士。父親佐藤紅緑,是日本劇作家,在昭和時代寫作少年小說,被稱為日本少年小說
先驅、母親三笠万里子則是電影女演員、哥哥佐藤八郎是詩人,因為喜歡高中棒球所以常
寫作關於棒球的詩歌、弟弟大垣肇則是劇作家,與兄弟之間是同父異母的關係。
在戰爭期間佐藤愛子的第一任軍人丈夫因為汞中毒過世,第二段婚姻則是跟小說家-田畑
麦彦,之後因公司破產跟佐藤離婚。佐藤愛子的女兒和女兒丈夫則與文藝的關聯較少,比
較屬於劇團和珠寶商人士。孫女杉山桃子則是插畫、漫畫家和演藝圈人士。
有趣的是佐藤愛子的創作生涯是從「抱怨丈夫家的事情」開始,父母因為覺得她的抱怨很
有趣,父親甚至說:與其當家庭主婦,妳應該當作家。在父母的支持下開始了佐藤愛子的
創作生涯。當時的她多投稿於文人圈的同人誌雜誌, 在45歲以短篇小說《戰鬥完了已日
落黃昏》獲得直木賞,小說主要在敘述她因為丈夫公司倒閉欠債的還債人生。然後佐藤以
還債題材快速寫作多篇散文、故事都獲得好評,也被日本出版圈戲稱為「還債文學」。從
這裡可以看出佐藤在年輕的時候就保持文筆的幽默性,即便苦痛之事,也可以寫得很有趣
讓人閱讀起來津津有味。
雖然不像電影中描述的那麼誇張,但在創作散文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一書連載前
,佐藤的確發現在現代的日本人的確有老齡化焦慮的傾向。其中許多出版社一方面過度宣
揚「老年人成功學」另一方面又過度渲染「下流老人失敗」,這些並不會讓年輕人看清楚
,走過他們沒有經歷過時代的老人真正的樣子,故佐藤愛子認為應該把「真正的話說清楚
」,有不喜歡、討厭現在日本的地方,但同時也有喜歡和覺得日本真是進步國家的地方,
一味的貶低或誇耀造成對立是無用的,老年人需要的是自己主動去跟這時代溝通,並且年
輕一代也願意去聽。
故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原作,原本就是佐藤愛子的網路吐槽文,但大受歡迎而出
書,書名反諷年紀大的老人常被祝賀長壽,畢竟真實社會老人家活越久本身就是連自己都
覺得麻煩的一件事,到底有什麼好祝賀的。
佐藤愛子不要什麼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或是老人至上和老害之說,她只是想對同樣是老人的
人說:醒醒吧!你就是老了那有什麼問題。也對年輕人說:老人就是這樣,總有一天你也
會老去。讓大家客觀看見老去的真實。
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值得一看嗎?
雖然這不是一部節奏感很棒或是必須看的作品,但我滿喜歡這部從一開始到最後給我的感
覺。通常日本散文作品的改編,有時候會流於過度娛樂或、公式化或說教性質,應該說日
本人的創作真的很喜歡說教,故這種改編通常濫作程度偏高。但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
的》的改編電影,我覺得有合理化關於說教這件事,畢竟故事就是一位老太婆作家的牢騷
,但電影選了許多不同篇章,有稱讚、有反對、有溫馨、有金句一語道破,讓這部雖然在
說教,但是放在主角是佐藤愛子這位老太太身上卻很合理。
其中我很喜歡這部的原創故事與原創編輯吉川真也,吉川真也是一個被塑造完全是傳統日
本昭和時代長大的中年大叔,不管是家庭、工作或對待女性的態度上,放在現代的確是頗
頗的中年噁男。但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的故事,並沒有去以過去那個時代合理化
吉川的所作所為,也沒有讓其他被他傷害過的人原諒他。
而是讓人看到這樣的中年大叔還是有他脆弱跟願意反省的一面,並且在固執、大嗓門、與
佐藤愛子發生過無數爭執中,兩人還是建立了作家跟編輯的默契,佐藤愛子沒有替這位編
輯說話或合理化他的做事方式,而是知道這就是昭和男子根深蒂固的處世之道,但他不是
不能改變,而是願不願意主動去做。
在《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可賀的》電影中,佐藤愛子對於有人扮演自己,要演出自己的樣子
是覺得非常有意思的。並且跟導演和編劇開會時,看到一些保守的段落反而覺得:怎麼不
把更荒謬的故事放進去,這樣會更有趣啊。面對同樣高齡扮演自己的演員-草笛光子,也
表示認同,兩人也非第一次見面,他們還記得彼此第一次見面聊天的內容就是在「抱怨自
己的老公」。也因為對佐藤愛子有一定的熟悉度,草笛光子也抓住了佐藤的直率幽默,在
裡面演出佐藤愛子想要,不是一位慈祥無聊的老人,而是能被大家記住有趣的老人。
我會認為佐藤愛子其實是主動的去消彌世代的對立,用她有點直白的幽默,雖然日本有些
年輕人也會覺得佐藤愛子有些觀念過時,例如職場上性別議題,佐藤愛子還是偏向於於保
守。
因為孫女杉山桃子算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,也常會與佐藤愛子這位奶奶對談,產生祖孫爭
執而繪製成漫畫或公開談論,故我認為有時候可以讓人理解這就是那個時代出生的人,他
的價值觀。他只是坦率的說出他的看法,而我們可以選擇接受或不接受,但尊重他的看法
。如果什麼都不說不會有人知道,悶到最後只會自己生氣就不如全部說開,我想即便不是
老人,在日本社會這種想法在任何時候都還是很受用的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gee0uYGEgY
推 godofsex : 唐澤壽明有演 07/07 19:27